解析2019如何设立慈善基金会,条件及流程
更新时间:2019.08.15
浏览次数:1229
服务区域
广东 深圳市  
服务项目
股权变更 执照加快 公司买卖 代领发票 代理记账 发票增量 资质代办 资金过桥 商标过户 尽业调查 专利过户 疑难核名 法律援助 工商疑难处理 税务疑难处理
更多服务
				11月5日,民政部发布《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慈善组织在满足一定要求后,可以开展三类投资活动——即可以购买资管产品、进行股权投资或者委托机构投资《办法》的正式出台,也意味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将迎来业务开发的新机遇。《办法》规定,投资活动主要有三类,即可以买资管产品、股权投资以及委托投资:(一)直接购买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二)通过发起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三)将财产委托给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进行投资。

2017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7年度中国境内接收国内外款物捐赠再创新高,共计1499.86亿元,比2016年增长7.68%。我国社会组织总数量突破80万,较2016年增加了8.77%。其中,基金会6322个,比上年增加10.68%。近年来,我国慈善基金规模和数量均取得较快增长。但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此前的调查显示,约40%的基金会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资金来源长期依赖捐赠人的捐赠,投资意识相对滞后。
公募、券商资管等迎来新机遇。据中国慈善联合会不完全统计,2017年,捐赠收入过亿元的基金会共64家,比上年增加19家,增幅为23%,接收的社会捐赠总额达323.46亿元,占全年慈善捐赠总量的21.6%,占基金会募捐总量的49.2%。显然,我国慈善组织的资金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慈善组织可开展投资活动,这也意味着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信托等机构将迎来业务开发的新机遇。

慈善基金会分面向公众募捐的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非公募基金会两种。公募基金会,如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宋庆龄基金会,基本上为国家所垄断,有极强的政府背景,民间很难获准设立公募基金会(李连杰的壹基金算个特例,从非公募转为公募)。非公募基金会在特定的群体中募集资金,实施慈善,或者是特定的群体为集合成员资金行善而设立的,民间的基金会基本都是非公募基金会。

设立一家非公募基金会,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需要双重管理:不仅需要到民政部进行登记(实为审批),还需要挂靠一家慈善领域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一般为政府机关和党政部门,业界称之为“婆婆”)。由于找不到可以挂靠的业务主管单位,一些民间慈善组织无奈采取公司的形式,以营利组织的形式从事慈善活动,但在财务和税务上成本很高。
更新:民政部门近期在程序上做了一些改革或试点,对特定社会组织,由民政部“一手托两家”,既承担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也履行登记机关的职责。所以有一批全国性的非公募基金会,由民政部门担任主管机关直接登记。而对公募基金会,管理原则仍然是“严格审批”。
设立基金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二)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三)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四)有固定的住所;(五)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申请设立基金会,申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申请书;(二)章程草案;(三)验资证明和住所证明;(四)理事名单、身份证明以及拟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简历;(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金会章程必须明确基金会的公益性质,不得规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益的内容。
基金会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名称及住所;(二)设立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三)原始基金数额;(四)理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理事的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五)法定代表人的职责;(六)监事的职责、资格、产生程序和任期;(七)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审定制度;(八)财产的管理、使用制度;(九)基金会的终止条件、程序和终止后财产的处理。
基金会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类型、宗旨、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原始基金数额和法定代表人。基金会拟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向原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登记申请,并提交拟设机构的名称、住所和负责人等情况的文件。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设立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和负责人。
基金会分支机构、基金会代表机构依据基金会的授权开展活动,不具有法人资格。境外基金会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基金会在境外依法登记成立的证明和基金会章程;
(三)拟设代表机构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简历;
(四)住所证明;
(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机构的文件。
1. 注册公募基金会比较困难,
政府资源、背景和公信力这样的软实力比实际规定的条条框框更重要。在民政部注册全国性的基金会更是如此。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相对容易,尤其是去年以来很多城市都开始实行直接登记制度。
2. 业务范围和周期:
以北京为例,从2013年4月1日起,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全面实行直接登记。周期一般至少半年。
3. 具体步骤:
首先提出申请,可向当地民政部门咨询(北京就有公开的电话,会给予解答),按照要求提交可行性报告(初审)。这个过程需要与当地民政局有频繁的沟通,包括业务范围,出资人,法人,秘书长,理事会治理等。一般需要两三个月,可行性报告通过后,需要验资,起始资金注入会计师事务所。验资之后,需要召开第一次理事会,通过章程等决议,最后就是审批了,通过后领取登记证书